继承顺序及分配
继承顺序及分配,是指在多重继承的情况下,确定类成员被继承的顺序和具体分配方式的一种机制。在Python的多重继承中,由于一个子类可以继承多个父类,因此就需要解决类成员被继承的顺序和分配方式的问题。
在Python中,多重继承的继承顺序和分配方式的机制是通过一个叫做“MRO(Method Resolution Order, 方法解析顺序)”的算法来实现的。MRO算法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规则,确定类成员的继承顺序和具体分配方式的过程。
MRO算法首先要确定每个类的继承列表,即各个父类的继承顺序。在Python中,可以通过类的__bases__属性来获取该类的父类列表。MRO算法还需要根据一些规则来调整父类的继承顺序,以便继承链的合理性和完整性。在Python中,MRO算法遵循如下的规则:
1. 深度优先原则(DFS, Depth-First Search):继承从左往右进行,即从最左边的父类开始,直到最右边的父类。
2. 子类优先原则(C3算法):在保持深度优先的前提下,如果继承图中出现了公共父类,那么子类优先于父类继承公共父类。具体而言,在子类继承公共父类的情况下,其父类的顺序必须保持不变,公共父类的顺序必须在父类之前。
3. 多个父类原则(合并原则):如果一个类有多个父类,那么其父类的继承顺序必须按照继承列表中的顺序来合并。具体而言,在合并父类的时候,要把重复的父类去重,并保证顺序不变。
通过这些规则,MRO算法可以确定一个类的继承顺序和具体分配方式。在Python中,可以通过类的__mro__属性来查看该类的MRO列表,从而确认类成员的继承顺序和具体分配方式。
在确定了一个类的继承顺序和具体分配方式之后,Python会按照MRO列表中的顺序,逐个查找并继承父类的成员。Python会查找最左边的父类,如果该父类中有需要继承的成员,那么就直接继承该成员。如果该父类中没有需要继承的成员,那么Python会继续查找下一个父类,直到找到一个父类中有需要继承的成员为止。如果所有的父类中都没有需要继承的成员,那么Python就会抛出AttributeError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继承顺序和具体分配方式是在创建类的时候就确定的,一旦确定就不会再改变。因此,在多重继承的情况下,要谨慎设计继承关系,以避免出现意外的继承顺序和分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