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继承最新政策2021年

浏览: 0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宅基地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为了进一步规范宅基地继承,2021年以来,我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最新政策,下面来了解一下。

要了解宅基地的定义。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中划拨给农户集体建房居住的土地。目前,宅基地的产权属于集体所有,而农户只拥有宅基地的使用权。因此,宅基地继承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民的难题。

针对现有问题,2021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宋国权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完善宅基地制度的建议》,提出宅基地产权抵押、拍卖和转让的问题。该建议针对当前宅基地继承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建立宅基地继承制度、完善宅基地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宅基地执法检查等。

此外,2021年4月,国土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宅基地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宅基地继承的相关政策。通知规定,在宅基地继承中,继承人应当是法定继承人,即配偶、子女、父母等,“一血亲”范围内的亲属。如果没有“一血亲”,则可以在“二血亲”亲属中选定继承人。另外,在宅基地继承中,继承人应当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并经村民委员会确认。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政策还规定了宅基地继承的不得转让条款。即在继承人未拥有宅基地之前,不得将其宅基地的使用权转让给他人。这一条款的出台,有效避免了宅基地继承中的一些风险问题,保障了宅基地继承人的权益。

此外,2021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金融服务文件的通知》,明确了宅基地使用权的融资服务。该通知规定,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作为抵押物获得贷款,并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了不同的贷款比例和期限。

总体来说,2021年以来我国宅基地继承政策的出台,大大加强了对宅基地继承的规范化管理,为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力保障。尽管这一政策对于宅基地的产权转让仍有一定限制,但是这一限制也保护了宅基地继承人的合法权益。相信在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宅基地制度将会更加完善。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