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继承人的规定

浏览: 0

宅基地继承是指农村集体土地上,家庭的居住用地分给家庭成员的行为。宅基地继承人的规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屋登记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宅基地继承人的身份、条件、权益等方面做出的规定。

宅基地继承人必须为农村户籍人口,年满18周岁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同时,继承人必须是该宅基地原始承包人或已经继承了原始承包人的宅基地继承人的直系亲属。

宅基地继承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宅基地继承人对宅基地实际使用时间或使用者一致;宅基地继承人对宅基地的使用符合规划,不影响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宅基地继承人承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宅基地继承人与宅基地原始承包人、宅基地继承人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宅基地的权利、义务和使用方式。

第三,宅基地继承人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但不享有宅基地所有权。在宅基地使用期间,宅基地继承人有权进行改建、维修、翻建等必要的维修和改建工作,但需按照相关规定向当地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审批。

第四,宅基地继承人不得将宅基地转让、出租、抵押或者与他人合建。如果宅基地继承人需要建造房屋,需按照规定取得相应的建筑许可证,不得超过农村宅基地规划用途和建筑物高度、密度等限制。

宅基地继承人应当缴纳宅基地土地使用费和房屋税费等相关费用,并定期申报房产信息及房屋登记信息变更,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宅基地继承人的规定是为了规范宅基地的使用和管理,保障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在宅基地继承过程中,宅基地继承人应当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促进宅基地制度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